在大美云南的广阔天地里,我十分有幸能以政协委员、民建会员、职教社社员等多重身份默默耕耘。这些身份,对我而言,既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深知,每一份信任都承载着期待,因此,我始终怀揣谦卑之心,勤勉尽责,在岗位上默默发光发热。
我对工作的热爱,源自内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无论是深入基层调研,还是带领团队创新前行,我都力求做到最好,不负每一份信任与期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将继续以谦逊的态度,坚定的步伐,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积极发声
作为昆明市五华区政协委员,我深知这一身份的重要性。我积极学习并贯彻国家、省、市、区各级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考察云南的重要指示精神。这些理论学习不仅让我对国家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我参政议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积极为五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参与了五华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的专题咨询,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同时,我还深入调研非遗文化产业,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为五华区文化产业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政协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方面,我倾注了大量心血。近年来,我领衔提交了多篇政协提案,这些提案涉及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等多个方面,均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我还多次参加政协联组发言,分享我的见解和建议,为五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我的智慧。
民建会员:搭建桥梁,促进交流
作为民建云南省委会社会服务及联络委员会秘书长,我积极履行社会服务与联络的职责,与省内外的民建兄弟组织保持紧密的互动交流。我积极参与民建组织在各地的社会服务协调工作,推动民建组织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在调研活动中,我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撰写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这些信息多次被云南省政协、民建中央、民建云南省委会采用,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外,我的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还获得了副省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肯定。
在民建云南省委会的参政议政、社情民意信息、社会服务、新闻宣传、会务工作等方面,我多次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我辛勤耕耘的认可,更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宝贵动力。
职教社社员:助力职教,贡献力量
作为云南中华职业教育社办学实践专委会成员,我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工作。我深知职业教育对于提升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积极参加培训、调研活动,深入了解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献计献策。
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真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我还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工作,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工商联会员:推动民企发展,助力招商引资
作为昆明市五华区工商联执委,我积极参与工商联的各项活动,努力推动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我积极参加工商联组织的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我还积极参与街道商会的招商引资活动,推荐多名辖区内有代表性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加入工商联大家庭,共同推动五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注重发挥工商联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积极搭建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我深入了解民营企业的需求和困难,及时向政府反映情况,争取政策支持。同时,我还积极帮助民营企业拓展市场、引进人才、提升技术水平,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民营经济人士:深耕主业,创新发展
作为民营经济人士,我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我深耕规划设计、社会经济信息咨询、创新创业服务等主营业务领域,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和中观行业动态。我深入企业客户内部,找准企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提出短期过渡方案,制定中长期规划,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在企业管理方面,我注重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我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我还积极营造创新、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回首过去,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么志博(作者系昆明市五华区政协委员、云南米册丽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