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民建中央副主席、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云南省委主委高峰率民建云南省委与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成的调研组在昆明市开展“我省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专题协商调研。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侯建军、民建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马夏林参加调研。
当天上午,调研组一行先后到了嵩明县嵩阳街道倚伴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杨学明工作室(嵩明县首个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室——“杨学明个人调解室”)、嵩明县人民法院。 “了不起,了不起!”在“杨学明个人调解室”,调研组了解了杨学明的工作经历后感叹道。从事人民调解工作34年来,杨学明指导和参与调解了社区的各类矛盾纠纷共计1900余件,调解成功率为99%,涉及群众930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将大量民间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消化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他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县级优秀调解员、市级优秀调解员、云南省首届百佳人民调解能手、全国人民调解能手。
人虽多但秩序不乱,工作忙碌却有条不紊。这是调研组一行走进嵩明县人民法院的感受。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安检导诉区、综合事务区、文书填写区、便民服务区、档案查询区、执行事务区、特色调解室七大区域布局合理,基本实现了把除审判之外的事务性工作前移至诉讼服务中心,真正做到“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大厅摆放的诉讼服务一体化终端和综合查询触摸屏,当事人一刷身份证就可以自助立案、查询案件、缴纳诉讼费等。大厅设置多块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法律小知识、开庭信息,并专门设立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立式显示屏,滚动播放“老赖”名单。文书填写区配备的电脑,方便当事人对诉讼材料的电子版本进行修改;便民服务区提供的文印服务,解决群众立案材料增补的困难;老花镜、小药箱、充电宝、温馨的母婴室……该院将司法为民的理念融入到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点点滴滴中。该院的工作人员为大家演示了诉讼服务一体机的使用、模拟演练了“云解纷”的在线调解使用、展示了跨域立案和网上立案等。
当天下午,调研组一行前往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对该院开展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解。2019年1月,该院完成云南省基层法院首个安检导诉中心,将原设置在诉讼服务中心的导诉台前移至安检导诉中心,设置专职导诉员和经验丰富、热心服务、年富力强的员额法官及法官助理轮替的兼职导诉员,以医院“门诊式”导诉分流人群,第一时间提供诉讼服务。安检导诉中心将各类诉讼材料前移,方便当事人自助取用,并在此基础上新增设置了“法律咨询”平台,不用通过安检即可以为急需得到帮助的人提供及时的法律咨询服务。同时打通“涉军纠纷、涉侨纠纷、涉‘三费’(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纠纷、涉劳动争议纠纷、涉非公经济纠纷”案件绿色通道,设置自助填写区域,提供各类诉讼文书样式。让群众不出法院即可填写备齐诉讼所需规范文书材料,也能让法院全面认真地听取和回应信访人诉求。 在召开的座谈会上,昆明市委政法委,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昆明市司法局、公安局、人社局、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就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情况,各部门是否建立了矛盾纠纷联动解决机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等作汇报。会议由省政协社法委主任马继延主持。 会上,侯建军对我省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进一步推进我省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他表示,下一步要整合资源力量,为多元解纷机制搭建更好的平台;要进一步深化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思想认识;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 高峰在讲话中指出,侯建军提出的意见建议为今后在社会法制方面的参政议政提供了帮助。他认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件大事、难事,而多元解纷机制就是非常好的工作模式,不仅让调解资源实现最大效能,效果也更加显著。他表示,我省在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中有特色、有亮点,下一步要加大推广力度。
省政协副秘书长杨云生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