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建要闻

      高峰副主席带队调研滇池生态保护和治理

    时间:2019/11/21 15:44:43     点击数:     来源:李芳   

      11月19日,民建中央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云南省委主委高峰带队,民建云南省委组织的省政协第六界别小组,到昆明市规划馆、捞鱼河湿地公园、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就“滇池生态保护和治理”情况开展调研。副主委马夏林、苏莉、高中建,第六界别小组中的昆明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杨皕,民建会员吴景强、陈伟强、聂顺江、曹荣根、雷坚、赵春山参加调研。

      DSC00876.JPG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付文介绍,为改善滇池的水环境,管理局采取河岸截污、河内清淤、生态修复、清水补给等措施,实施了35条主要入湖河道及支流沟渠的综合整治,对4100多个河道排污口进行截污改造,完成了22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河道生态得到改善,水质明显提升。控制城市面源和雨季合流污染、治理入湖主干河道及支流沟渠、完善截污治污系统、优化流域健康水循环、提升湿地生态环境等一条条硬实措施,使滇池治理“三年攻坚战”成效初显。草海、外海水质从V类变为Ⅳ类,实现了30年以来的最好水质,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目前滇池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农业面源污染,村庄污水没有全面得到整治。管理局将继续对老城区雨污合流、雨季溢流污染,支流沟渠截污等问题进行治理,力争2020年滇池水质稳定达到Ⅳ类。

      DSC00887.JPG

      “滇池治理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长期工程。”省政协常委、民建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马夏林建议,昆明作为全国较早实施河长制的城市之一,应对滇池流域开展生态健康评价,搭建水环境水质、水量及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支撑下,实现环保、水务、城管等多部门数据共享。利用大数据平台,在昆明河道治理中建设河道水质检测智能化管理系统,加强河道科学化智能管理,助推“河长制”工作。与此同时,借助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向社会公告工作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单一巡查监督向行政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等多重监督转变,促进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督查、监管、治理三到位。

      DSC00891.JPG

       一直关注滇池治理的省政协委员雷坚说,对围绕滇池临湖的建设,应该有更严的限制条例,如离湖边一定距离是不允许建设的,这样才有宜于滇池生态的保护。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河湖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以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发布重要河湖健康公报,加大社会公众对重要河湖管理的关注度。

      省政协委员曹荣根认为,滇池治理如同人治病一样,出现危重情况要尽快诊治,抢救过来后就要转移到健康恢复阶段,所以滇池治理,关键是要提高湖泊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把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作为关键环节,从决胜整个流域生态健康的高度予以重视并尽快解决。

      通过实地视察,委员们认为,滇池的生态恢复是昆明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应建立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形成治理投入与生态收益相挂钩,形成滇池治理资金的长效保障机制,在滇池治理资金投入上体现政府、企业、社会全体动员、公平负担,形成滇池治理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委员们建议,要有计划地结合滇池流域生态湿地建设试点,发展昆明市环水有机农业,逐步改变传统农业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推动滇池周边农业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在滇池湿地外环区域,通过鼓励农民自愿或通过政府颁布奖惩措施,推动农民采用新技术进行有机农业种植,形成具有独有特色的滇池湿地系统。从源头上减少氮、磷等物质的产生,再通过湿地系统的进一步净化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面源污染物进入滇池,努力把滇池打造成生态之湖、景观之湖、人文之湖。

      高峰肯定了滇池治理取得的成效,并提出:“要继续把滇池治理作为头等大事和‘一把手’工程,坚持科学治理、系统治理、集约治理,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抓好滇池保护治理工作。要巩固好取得的成效,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技术手段,切实提高滇池治理的科学化水平。要不断提高认识,一抓到底,力争早日把母亲湖治理好,让老百姓亲水近水、共享滇池治理成果。”

      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杨云生,社法委主任马继延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