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无论是官是民、是富是贫,都少不了与人打照面、打交道。这就有一个如何待人的问题。
或说,待人以实。实,才能结实果。即便不认识,也能心相印。反之,与人以虚,虽说相识久,未必同路人。
或说,待人以诚。诚,才能动心弦。即便当时无动,终会冰消春来。反之,与人不诚,则丧德增怨。
或说,待人以善。善,才能得好报。即便一时委屈,终会峰回路转。反之,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社会,是人的社会。活力,是人的活力。正活力,是人的“和力”。而“礼之用,和为贵”。故而,要保持社会正活力的持续,待人以礼,须臾不可离。
待人以礼,人心所向。生活中,谁也不愿与人相处或相交,是找气受、找罪遭,更不是要去垒一堵墙、树一个对立面,让自己无路可走,使自己成孤家寡人。
待人以礼,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荀子更是提出:“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到西汉时,戴圣在《礼记·曲礼上》中告诫:“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正因为如此,我国被称为“礼仪之邦”。
待人以礼,礼在“礼貌”:对人恭敬,高看一眼;礼在“礼让”: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也不亮高声;礼在&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