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孤立运行的,它们往往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各种各样的城市群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开花结果,而在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我省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滇中城市群”、“滇中经济圈”规划的出台,势必将对云南的区域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云南的区域经济规划应该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新的经济版图将可能呈现出怎样的格局?就这一系列关乎云南国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省内部分专家学者。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为专家学者搭建平台,让其共同参与讨论一种潜在的可能性,从而引起广大读者共同关注和思考。
未来云南可能出现的新经济版图示意图 (制图:蒋海宽)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根据这一重要讲话精神,2009年12月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个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战略目标。一些专家指出,未来云南的区域经济规划应该站在服从国家整体布局的高度,深刻领悟“桥头堡”内涵,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对国家战略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区域规划要有战略高度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光远表示,“十二五”规划就要开始了,如何从一个更高的高度来谋划云南的经济版图,是政府和百姓共同关心的话题。这几年广西凭借沿海优势提出了“泛北部湾”概念,搞“码头经济”和“港口经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云南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找准“桥头堡”定位,重点依托泛亚铁路东线、中线、西线来谋篇布局,大力发展“桥头堡经济”和“通道经济”。
据权威专家透露,目前中国境内泛亚铁路在建和近期拟开工建设里程将达1000公里。其中,东线自昆明向南经玉溪、蒙自至河口出境进入越南,经河内至新加坡;中线自昆玉铁路玉溪南关接轨进入老挝,经万象至新加坡;西线自昆明经广通、大理、保山至瑞丽出境进入缅甸,经仰光至新加坡。随着泛亚铁路网的逐步完善,徐光远认为,依托上述泛亚铁路东、中、西三条线,云南将有可能形成不同的经济带。
有专家认为,除目前已经出台的滇中经济圈外,滇西北经济圈、滇西南经济圈也在不断成型的过程中。其中,滇西北经济圈主要包括滇西北的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和滇西的保山、德宏;滇西南经济圈主要包括滇西南地区的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
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何宣急切地说,目前国家要启动后10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云南应该把握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契机,争取让国家把滇中经济圈列入国家的重点开发区域。
“中缅油汽管道的筹?对滇中经济圈的发展是个利好消息,将为滇中经济圈注入活力和实力支撑。云南要把握机遇,争取让国家把滇中经济圈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经济区域来打造。此外,必须尽快把边境经济开放区发展提到国家议事日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滇中经济圈为支撑、以边境开放带为前沿的桥头堡格局。”何宣说。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先明表示,他不提倡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规划要尊重市场规律,服从市场的选择。一个区域究竟适合发展哪些产业,首先要考虑产业形成的条件和产业培育的成本,譬如产业的基础、资源条件、配套条件、空间结构和运输成本等因素。如果这个区域符合相应的产业发展条件,只是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推一把”,那么也是应该的。
滇中经济圈是个突破口
云南要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必须在城市规划、资源配置和产业调整上下功夫,而徐光远认为,滇中经济圈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关于滇中经济圈的规划,10年前云南省就已经开始做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有了固定的联系会议,也取得了很多共识,总体情况不错,应该说是可操作的。”徐光远说。
何宣则认为,滇中经济圈的概念虽然已经提出来很久了,但对全省经济的核心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形成。资源、产业等方面还没有完成整合,因此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虽然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完善,但铁路却是滇中经济圈的“短腿”。要发挥好滇中经济圈的作用,必须尽快建设高速铁路把4城市连接起来,形成城际高速铁路网络。
云南大学教授、昆明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昆明市政协专家委员会委员熊思远表示,昆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全省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具有核心、示范和引领性作用,还具有辐射、驱动和代表性作用,昆明可以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和政策导向优势,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带动全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但他同时强调,滇中城市群还面临一系列问题,规划、建设目前还有待完善,诸如收费站给4个城之间的交通往来设置了软障碍,而4个城市间电话区号也没有统一。
“云南要建设成为桥头堡,昆明必然要有一个新的地位,所以首先要考虑在我国新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将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而昆明要达到这个新的地位,首要条件是城市的‘扩容’。但城市的规模及其特点往往是由产业规模及其特点决定的,在全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今天,新昆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应是努力发展工业,然而这却与新昆明建设的初衷相违背,昆明无疑遭遇了滇池治理与产业发展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依托滇中经济圈,让滇中4个城市共同承担新昆明产业扩容、人口扩容和城市面积扩容的历史重任,将重工业发展的责任交给曲靖、玉溪和楚雄,把第二产业的交通和第三产业作为昆明的主导产业。滇中4个州市占云南经济总量的60%以上,所以只要把这4个地方抓好了,云南的经济发展自然就能跃上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