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建要闻>>中国梦我的梦

      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挑战

    时间:2013/8/8 17:43:07     点击数:     来源:民建      作者:马晓鸿

          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这一概念是继上一届领导人提出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来在今天的中国最闪亮的名词。对于“中国梦”的解读将是今后理论研究工作和意识形态的一个主流。

          中国梦的本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今时之中国,喜忧参半!喜之 :国家和平发展,民族复兴正值时机,国防军事可震外敌,经济科技迅猛腾飞。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忧之:中华民族屹立世界前沿,成为名至实归大国、强国,必有其大国风范和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的复兴或崛起,必须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作为华夏儿女应当担当起此责任,发挥我们优良文化传统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为努力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眼下虽然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但随之而来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不容我们忽视。这些问题解决后,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才会得以实现。

          快速发展引起的双重紧张

          一是快速发展引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中国的平均发展成本高于世界平均发展成本!以往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自然环境,生态资源遭受破坏甚至枯竭为代价换取的,以往人均GDP的增长给资源环境的破坏造成极大的压力及紧张。 现今从国家到地方政府正探寻出路改变此增长方式,力求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

          二是快速发展引起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由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人心贪欲无度上升,虚荣、攀比心理极度膨胀,人与人之间的诚信缺失,道德沦丧,金钱至上,权钱万能的信念使得人心麻木,人情冰冷,幸福严重缺失,社会风气让不少人心躁动,不能安分守己,安居乐业!

          高度紧张造成了社会失范的焦虑。国内“社会失范的焦虑”,主要表现为快速发展造成的一系列两难抉择:社会心理压力具有既要促进平等竞争,又要促进共同富裕的双向作用;社会心理预期具有既要参与竞争实现先富一步,又要节制竞争、避免两极分化的双重风险;社会心理互动具有既要靠竞争激发心理活力、又要以协调来融洽心理氛围的双重功能;社会心理取向具有既要求得效率提高、又要求得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这许多“双重”,在制度规范相对不健全的社会现实中,往往使人无所适从。但人们的心理期望值很高。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有着强烈的期待,同时也引起社会失范的焦虑。这种失范在个人层面,表现为强烈的不幸感,形成越轨的心理铺垫;在社会层面,表现为威胁基本秩序;在意识层面,表现为大众精神低落、漠视理想和未来的心理倾向。对政府,国家失去信心。

          我们有“两难”选择,世界更是焦虑无奈。从世界范围来看,尽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但主流之外暗流汹涌,波诡浪急。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失衡日重;贫富差距拉大,莫名疫病流行;暴力冲突不断,恐怖袭击频繁。

         期待

          面对社会的失范和文明的冲突,我们也不必悲观失望。回应和解决“双重紧张”和“双重焦虑”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