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习园地>>理论研究

      “文化强国”战略的内涵解读与现实挑战

    时间:2012/5/15 9:43:22     点击数:     来源:民建宣      作者:马晓鸿

       

          一 “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当天发表的会议公报强调“增强国家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立与西方价值观所鼓吹的民主和三权分立等内容不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主流文化,重振民族自信,实现“文化兴国”。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首次将文化议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实为罕见。会议旨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以实现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世界发挥与国力相称的软实力的作用。

          二、建设文化强国的国际、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显著,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特别是经历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一跃成为超过日本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声势直逼美国,有很多权威经济学家都纷纷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可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美国失业问题继续加深,经济疲软,社会矛盾激化,“占领华尔街”运动蔓延美国的数百个城市,还在扩展。而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成为提振世界经济的最重要的力量。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我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国际影响力严重滞后,成为民族全面复兴的一个重大的制约瓶颈。这种情形正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断言,“一个只?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

          中国的经济崛起曾被称为“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但是这种崛起不应该只是物质财富的扩张、经济格局的重建。这种崛起也表征着中国在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和国家轨道上成功的为人类指明了另一种人类文明的方向。正如国家行政学院的某位学者的论断,“大国要有话语权,不能由西方国家决定人类文明的方向,中国有责任提供另一种选择”。“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就是拥有10多亿人口的中国为要人类提供一种文明演进新途径的伟大宣言。                                                       

          从国内需求来看,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的繁荣,在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改善的基础上,我国人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更加广泛、深入和多样。但是,目前显著的一个状况就是,文化建设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物质消费。束缚文化产业的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尚未得到彻底的解决。由于文化建设的相对缺位导致见利忘义、诚信缺失、唯利是图、好逸恶劳、贪污腐败等严重道德危机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封建迷信、恶俗下流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家形象和社会稳定,还激化了社会矛盾和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要通过文化发展和文化振兴来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国民形象,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精神层面的应有之义。

          三、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

          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的提出是我国总体经济水平跃居世界第二名,综合国力大大提升,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的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当前的世界文化和舆论主导权依然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