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新经济组织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经济组织代表人士加入到党外代表人士的队伍中来,他们较高的社会认同度、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密切的群众联系度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统一战线的影响和作用由最初的政治领域向其他领域和行业不断拓展和渗透。在这一过程中,党外代表人士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显。在实践中,由于受工作岗位的限制和政治阅历的影响,受相关队伍建设政策不完善和宣传力度不到位的制约,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中真正具备业务精湛、政治成熟、影响广泛的高层次代表人士并不多,大批旗帜性人物和时代先锋还没有成长起来。与此同时,党外代表人士的领域发展不平衡也制约了其队伍结构的优化。就目前来看,新经济组织的党外代表人士多集中于工商系统中的中小型民企,在大型企业如通信、金融、电力、石油化工等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数量则偏少甚至出现空白。领域分布的不均匀导致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专业结构较单一,个别领域出现年龄结构断层,这给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后备干部培养、人才结构优化、队伍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制约了党外代表人士作用的发挥。会员发展是会的一项基础建设,为会的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们始终坚持“三个为主”的方针和注重质量、注意数量、保持特色、优化结构的组织发展原则,创新思路,慎重把握发展前的考察、教育、引导和发展后的培训、培养、锻炼等各个环节,不断优化会员结构,拓宽发展代表性人士渠道,提升会员综合素质,为多党合作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面就如何拓宽发展代表性人士渠道和工作力度谈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亲商”意识。要正确认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本质和主流,从内心深处尊重非公人士、关心非公人士、服务非公人士,真正用足用好中央和省、州、县的各项政策。领导要亲自抓,要善于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交朋友,对高素质有影响力的代表人士,要有三顾茅庐的劲头和气度,抓好高素质人才的发展工作。对非公人士做到在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政策上扶持,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茁壮成长;二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环境。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效能建设,努力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优化社会环境。要采取多形式大力宣传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先进事迹和社会贡献,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优秀建设者的时代精神。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给予表彰奖励,使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让全县人民形成关心、爱护、尊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浓厚氛围,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拓宽视野,扩大总量。中共中央和地方党委有关文件都对党外人士后备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党委也很重视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协会的支持,力争在1-2年时间里,形成包括主要代表性人士、代表人士、后备人士在内的储备人才库,并在年龄、专业、政治身份、性别等方面形成合理的梯次配备,年龄要以35-50岁之间的为主,女性比例不低于30%。要在稳定现有代表人士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新鲜血液。需要指出的是,民主党派开展新社会阶层代表性人士组织工作,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主。对于在新社会阶层中占比例较大的民营企业中高层从业人员、中介组织中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也应是各民主党派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开展组织工作的对象。
三、落实标准,保证质量。在现阶段我国具体国情,没有相应的收入、规模和业内职务,很难具有社会影响和业内号召力,所以要坚持一些代表人士应具备的条件和产生的途径。即条件上要做到政治条件、社会条件和行业条件的有机统一,其中政治条件上:(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没有任何违法不良记录;(2)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与党保持一致:(3)坚决贯彻政府相关法规政策,在业内发挥引领和表率作用;(4)积极支持本行业和所在机构党团、工会组织建设。社会上:(1)本人和所在机构社会形象好,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讲求商业信用,没有大的诉讼案件和群众投诉;(3)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劳资关系和谐稳定,无劳资纠纷;(4)获得本行业和社会荣誉称号。行业内:(1)个人执业时间长,技术水平高,职业道德好;(2)个人收入水平是业内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3)所在机构规模应是本地区业内前十名;(4)在本行业协会及其专委会中担任重要职务。产生途径一般要经过:(1)业内公认;(2)行业协会推荐:(3)行业主管部门确认:(4)考察这样的程序,以确保代表人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要结合这些标准和程序,及时研究出台代表人士评价体系等相关措施文件,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对现有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对代表性不强的要适时调整,对于个别违法乱纪的要果断处理,对拟作安排的后备人员,要对照评价标准组织测评,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沟通,确保其政治素质和代表水平。强化党外代表人士管理监督,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监督体系,促进党外代表人士健康成长。
四、加强培养,提高素质。在行业内业绩优秀的不一定就必然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