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决定》精神为指引,坚定依法治国信心和决心
(一)深刻把握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与精神实质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任务,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了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二)坚定推进依法治国的信心和决心
1.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由之路。“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法治是必要途径。用法治更好地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充分发挥法治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中的规范、保障、引领和推动作用,通过凝聚各阶层的广泛共识和更大范围的力量,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最终胜利。
2.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是推进国家治理的法治化。通过对法律制度等重要领域进行突破性改革,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3.依法治国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30年,既是初显成效、释放红利的大好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突显、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进入“转型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情况、新课题。因此,只有坚持依法治国理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通过法治克服经济发展中的短期化、功利化倾向,通过法治形成更加规范有序推进改革的方式,通过法治化解当下复杂的社会矛盾,才能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保驾护航。
二、民主党派要在建设法治国家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