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习园地>>学习交流

      “2013民建云南省委中青年会员培训班”学习体会

    时间:2013/9/2 16:42:54     点击数:     来源:民建宣      作者:马瑞清

          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几方面的收获:

          首先,收获知识,提升政治素养。通过在省社会主义学院的系统理论学习,理清了中国的大政方针,民主党派的角色地位和发展历史以及云南的省情民情,提升了我们的政治素养。认识到,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的民建参政党,应该把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落脚点和归宿,作为衡量民主党派进步性的根本标准,既反映成员对实现国家整体利益的意见和要求,也反映所代表的阶层和群体的局部利益要求,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有效的疏导,整合,表达出来,成为执政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作为民建开远总支部委员,开远市政协委员,更要树立人民,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意识,树立“参政党意识”,始终坚持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全心全意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要“围绕中心,关注民生,立足本职,奉献社会”,多讲反映现实,代表人民利益的真话。学习当前金融形势和云南省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专题,让我们获得很多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其次,收获友谊。我们能聚在一起学习,这是难得的缘分。民建是一个大家庭,每位会员都是来自各个行业的精英,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既能实现个人进步,又提升了民建组织的整体水平。

          最后,收获实现梦想的希望。人类因为梦想而伟大,我们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加入民建。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位会员都很努力地进行自我提升,做好本职工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我们也不忘回馈社会,“思源·冰雪援助行动”、“抗震救灾”、“抗旱救灾”,各种扶贫和公益事业都有民建的参与。我看到了会员的学习力与凝聚力,看到了爱心与希望,我相信在民建会员的努力下,将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次培训在我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今后,我将会把这次所学的知识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坚持民建云南省委提出的“岗位立功、实业报国、奉献社会”原则,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