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习园地>>学习交流

      协商民主:促进中国深化改革

    时间:2013/11/27 17:34:00     点击数:     来源:民建调研部      作者:罗丽国

          人类时代的变革就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一个伟大民族,伟大文明的诞生往往同执政阶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主是一个泊来词(旧译德谟克拉西,英语:Democracy,译为民主制、民主主义,)从其字面上来看,代表着由人民统治,由人民做主,在中国,上古“五帝时代”(公元前2337年 -公元前2110年)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是一种“非血统继承制”。尧舜禹“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禅让制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后,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从此,民主这两个词在中国国家政治中被中国统治阶级所占有并专属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人民民主实质就是由人民自已处理国家的一切事务。在对民主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的民主形式主要有二种。中发(2006)5号文件提出了:“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经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我们国家,选举民主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人民通过选举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而协商民主则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上,通过这一制度充分反映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意愿、需求和利益,协商民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最大限度实现了人民民主。

          在对中国民主进行顶层设计中,1945年7月4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时刻。下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住的窑洞里做客。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有何感想?黄炎培坦然答道:“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显然,黄炎培先生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共产党能跳出这个周期律吗?对黄炎培的坦诚直言,毛泽东当即非常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接着说:“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地方的事,公之于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中国的民主进程在历经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动荡和十年文革的洗礼。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和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发表。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对宪法部分内容做出修改前,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邀请了会内外法律工作者,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写入宪法的问题举行了座谈会。在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的八条建议中没有涉及到多党合作时,2月22日,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李崇淮受民建中央委托,建议“在宪法序言中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建中央的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采纳,3月14日,中共中央向人大主席团提出了补充建议案,第一条就是在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全体代表正式通过了这一修改宪法的建议。

          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耀邦代表党中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