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州市组织>>民建保山市委

      扎根热土做实产业 尽心尽责助力扶贫——浅谈兴邦农业产业扶贫经验

    时间:2016/8/2 16:03:06     点击数:     来源:民建保山市委      作者:张瑛 杨海

          2014年,在民建保山市委的大力支持下,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引进了民建会员企业保山市兴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潞江镇江东村投资建设红心火龙果基地,目前流转土地1500亩,投入3200万元建成了标准化种植基地,推进了度假区优势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培植了龙头企业,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企业获益、农户受益、产业发展”目标,在产业扶贫方面摸索出一定的经验。简要总结下来,主要有三点。

          一、坚持遵从民意,顺势发展

          江东村是省级贫困村,也是高黎贡山度假区潞江镇唯一“建档立卡”贫困村,坐落于怒江东岸山区地带,土地贫瘠,生态脆弱,严重缺水。村民靠种植山地甘蔗为生,蔗区无任何水利设施,过着靠天吃饭,饱一年饥一年的生活。近年来,随着大量进口糖进入国内市场,以及国内广西等一些地势相对平缓区域甘蔗价格的挤压,国内糖价持续走低,高黎贡山潞江坝一带的山地甘蔗因其种植、管理、采收、运输成本较高,已无任何利益空间,糖厂纷纷倒闭,江东村群众已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产业支柱,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江东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其中白岩村民小组居住有177户723人,2015年前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发展理念、戒备心理强、不易接受新事物。在种植火龙果之前,仍然固守着甘蔗这一入不敷出的旧产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不如一天的日子。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淘汰一项旧产业,培植一项新产业,必须慎之又慎,如果硬上,可能会遭到反对,稍有不慎将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因此,我们把“群众愿不愿意、接不接受”当作工作决策的重要标准和唯一前提。在招商过程中,特别是在实施土地流转工作环节上,我们为了高度集中和统一177户群众的共同意愿,制定了一条不成文的工作原则,就是“坚持不入户做动员工作,坚持不单家独户做动员工作”,仅仅采取集中召开群众会的方式进行集体公开动员。先后组织召开群众会11场次、村干部和小组长会议20余场次。通过群众会集中讲解当地产业如何转型、经济如何发展、公司如何经营、村民如何脱贫致富等,把帐算明白,逐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且规定“必须由群众自愿报名流转土地,如报名率低于80%,公司无条件退出”。当动员工作做到位后,我们限定了一个星期的自愿报名时间,最后报名率远超90%。我们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群众认可,火龙果种植项目在遵从民意的前提下顺利落地。

          二、坚持改善民生,和谐发展

          把改善民生作为招商引资的前置条件,引导企业做民心工程,坚持公司发展成果与民共享,着力构建公司与群众和谐劳动关系,形成共同发展格局。

          江东村白岩小组长期严重缺水,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公司入驻当地后即投入了300万元开展人工引水工程建设,并很快建成了一条10余公里的引水管道,解决了该村人畜饮水问题。为了改善当地群众出行,公司还为新修村级公路建设捐款10万元,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同时,公司从村民手上流转租赁土地每亩500元/年,第6至10年租金在此基础上递增10%,之后递增20%,这笔资金可以跟农民过去种植甘蔗的收入基本相抵,甚至超过种植甘蔗的收入,让农民有了稳固的收入。土地租赁过程中,凡遇到新植甘蔗,公司还要补助650元/亩。土地租赁后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土地改造、测土施肥、引水管道铺设、防洪沟渠建设等,建立了一整套高效节水滴灌系统,从而使过去的“雷响山地”变成优良耕地,土地得到改良升值。

          公司投入生产后,吸收村民到公司工作,使用中长期固定劳务农民工50多人,季节工200多人,基本上满足了村民的从业需求。公司在当地每月发放农民工工资达20余万元,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公司非常注重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改变观念,智力扶贫,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公司确立了绿色农业理念,基本上采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全村140多户的畜肥公司以300元/吨收购,极大促进了该村畜牧养殖业发展,公司每年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