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民主的认识,直到上高中也就是民主两字而已,对其含义的理解也仅仅局限在名词解释层面,没有什么感性的认识。
上大学时,社会上极左思潮泛滥,大学校园当然更是首当其冲。当时有一份上海办的叫《世界经济导报》的报纸,以经济内容为办报的主要指导思想,作为经济院校的学生,对这份报纸宠爱有加,几乎每个学生都订阅一份,但这份报纸越办越偏离了经济,搞起了政治,不断地宣扬西方民主,并且发表了很多煽动性的反共言论,它是导致上世纪80年代末学潮不断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这份报纸后来被查封了。当时还有强大的社会主义苏联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正在倡导“新思维”运动,西方民主一边倒的势头看似势不可挡,可以说,校园里各种思潮乱七八糟,就连党的领导也有难以驾驭学生的趋势。耳濡目染,这时我对民主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就是在这个时候对民主有了一点感性认识。当时的情势,不论何种主义宣称的都是爱国、为了国家富强,所以对我们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确实难以辨清是非。由于对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不感兴趣,只喜好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所以我对中国的民主政治根本不知道,加之当时大学生就业包分配,对自己的前途也没有过多的考虑,工作时也是在所学专业就业,压根儿就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从事起跟民主绝对相关的工作。
刚工作的时候,工作单位与地方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加上一年中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出差,没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等到1998年机构改革归并地方以后,工作上接触社会的面广了一些,看到的问题多了一些,想通过参加一些组织尽一点点社会责任,这时对自己的归属才真正有所考虑,所以,从所从事专业出发,选择了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但仍然没有对中国式民主有深刻理解。
按照惯例,对新加入民主党派的人员,都要进行理论培训,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也不例外,因为在州级政府部门工作,我参加培训的次数更多,所以学的也更多一些,对民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总算有了深刻的认识。2007年我担任了民建地方组织的领导职务后,参加的培训更上一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更是有了全面的了解,与国外的民主比较,我有了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特别是其先进分子都曾历尽千辛万苦,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五四”运动后,国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政治实体,除了当权的北洋军阀和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外,还有国民党、无政府主义团体、资产阶级改良派等。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临时约法》,模仿西方国家实行议会政治和多党制,这段时间成立的政党达90多个。但是,随着袁世凯刺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取消议会,议会多党制彻底破产。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执政后,独揽国家一切权力,实行一党专制,拒绝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最终导致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崩溃和军事上的溃败。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不顾中国具体国情,盲目照搬西方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一党独裁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的意志,必然归于失败。
从中国近代的历史来看,国家能否富强,社会能否稳定,人民能否安居乐业,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坚强的先进政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在关系中华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重大关头,都能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带领并依靠人民,不断开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新局面,建立了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随着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新政权的建立,这一政治格局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在否定了以上述两种政党制度后确立起来的,是中国人民在比较鉴别基础上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和民主模式作出的正确选择。
纵观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还没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可以带领全国人民逐步走向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道路。作为民主党派的基层领导,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历史和现状,牢记民主党派经过实践的选择。
当前有包括民主党派成员在内一些群众,把部分腐败的中共党员的劣迹这种中国共产党身上的瑕疵,扩大到整个中国共产党范围,以点代面,想抹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出了置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提出了看法。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很多,有的人素质不高,只站在自己的圈子里看问题,对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了解,对党和政府所做的事漠不关心或者一知半解,对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以为然。我认为,他们还没有学会通过比较的方法来看问题,还没有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了解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民国初期试行民主制度时,正是军阀割据时代,大小军阀们无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