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政议政

      民建普洱市委提议加快普洱市生物医药工业发展

    时间:2021/9/30 16:08:45     点击数:       作者:民建普洱市委

      民建普洱市委在市政协专题协商会上提出加快普洱市生物医药工业发展的建议。

      普洱市围绕省委、省政府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及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全市中药材种植规模近60万亩,云茯苓、白及等优质中草药种植规模和产出质量位居全国先列。民族民间医药经验积淀深厚,民族医药制剂50中,获国家批文3个。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大重点项目落地,现有生物医药企业115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家,建成GMP认证生产线14条。同时引入安琪酵母、中国中药、江阴金泰克、国大药房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普洱,普洱市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并重,中成药、中药饮片(颗粒)、化学仿制药、健康产品、医械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2020年,普洱生物医药综合产值7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8亿元,占比39%;工业产值8亿元,占比11%;各类服务和商品产值36亿元,占比50%。普洱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企业3家,2020年产值4.58亿元,占工业产值57%。受制于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创新度缺乏、技术壁垒过低、销售渠道欠缺、行业深度不够,导致工业效能和产业附加值没有充分凸显,未来提升空间巨大。建议:

      一、厘清现有资源,用活普洱禀赋。围绕普洱特色地道的中药材品种,在完成“十四五”规划中80亩药材种植目标的同时,切实保障和提升药材原料质量,面对市场需求稳步扩大种植规模。盘活现有民药研究成果,深化创新研究和产品转化,加强民药所、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协同研究,拓展本土医药品产品研发深度,打造普洱地域生物医药品牌产品。利用好现有的中药饮片、复方制剂、中成药、仿制药等本土中医药产品影响力,发挥本土企业的势能,不断提升普洱生物医药工业产能。

      二、找准产业定位,明确发展思路。立足普洱特色资源,合理规避普洱生物医药在省内乃至国内不具竞争力的难点痛点,对标生物医药类别中的恰当分类,以打造具有影响力和技术壁垒的民药、现代中医药为目标,把握类别特点和产业需求精准施策。扶持壮大土龙头骨干医药企业,整合小散弱的企业资源,强化本土企业的互相协作,推动重点品牌产品和本土优势品类的产品线的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联动发展和集群化发展,推进一二三产联动,补齐产业短板,从本土市场出发,再逐步拓展市场外延。注重引入对普洱现有资源有需求的、可以和普洱生物医药产业圈形成良性融合的创新型企业,扩充产业类别,保证合理的市场竞争,推动工业技术创新。

      三、加大扶持投入,推动科研创新。加大企业研发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抓紧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强化政府政策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引入和医药企业参与,加快普洱市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的设立,围绕企业研发和生产需求,建立可供企业公用的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和质检平台,切实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以绿色生物医药为主题,积极向上级争取设立实验室、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创建,以特色资源开展研究和技术攻关,配合企业研发特色产品。围绕企业生产需求,建好工业生产指标标准和规范,合理争取上级支持,畅通企业在字号、标准等申报审批渠道。充分发挥发挥全市28个生物医药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作用,用好上海市和各级部门的帮扶资源,积极争取研发平台合作和智力支撑,帮助本土龙头企业与发达地区的产学研对接,强化企业研发能力,本土企业融入发达地区生物医药企业的服务外包、原料供应等产业链环节,形成同类型工业聚集优势。注重生物医药方向的创新型、科研型人才引入,加大企业人才引进补贴力度,用好普洱学院、市职教中心的教育资源,通过开设生物医药方面的学科,缓解人才难点。推动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交易、流通、金融平台,培育生物医药服务的创新主体,为企业工业产出做好平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