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有效利用社会资本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民建楚雄州委高度关注当前农村土地资源闲置状况,2021年4月起,深入到双柏县爱尼山乡仓房村民小组、红河州元阳县阿者科村、永仁县引进的云南省哲林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并在8月底召开了对口协商会议,组织相关领域代表围绕主题交流座谈。通过认真调研,就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提出六条建议。
一是落实“三权”分置改革,加速土地流转。通过政府放权,减少土地配置直接干预,界定其和农村集体之间的权利边界,给农民出租土地经营权的权利,放宽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领域门槛,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土地供应效率,推进农村存量用地盘活利用。同时,政府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加大“三权”分置改革的宣传,搭建面向社会和农民的综合服务平台,让社会和农民真正弄明白政策,使农民适应时代发展,转变思想,积极参与。
二是分类施策,激励流转,创新风险分摊机制。采取一村一策,借力社会资本来激活农村闲置土地,政府设置兜底条款,降低社会资本的投资风险,此外,要联合社会保险部门不断推出农村土地保险新险种,分散农业风险。同时,政府部门通过不断改善社会资本投入农村领域的投资环境,增强社会资本进入的信心,鼓励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和订单农业的方式,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
三是明确管理机构和职能,加强土地流转管理监督。确立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范围、原则、程序,建立仲裁制度,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并且规范基层组织参与土地流转的行为,不得阻挠农民自愿合理流转土地。
四是加强农村闲置土地的信息化管理。成立县(市)、乡镇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依托农经信息网建立农村闲置土地流转信息库和流转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发布土地流转信息。
五是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加强气象、畜禽疫病、作物病虫害、市场信息等自然和市场风险的预测预报,同时健全劳务协作机制和信息网络,引导农民在流转中实现劳务移民。
六是改良传统乡村结构,发展带动社区模式。统一规划农村宅基地等区域,发展农村社区化,有效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并且统一规整土地。形成社区形式后利用城镇地区的辐射效应带动农村的发展,此外,土地的集约化带动生产的集约化,从而为产业带动农村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将生产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分配,为交通用地预留出空间,可以利用交通建设再次助力农村的快速运转。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着尊重民意、民主决策、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制定和实施村庄建设用地整理计划,逐步改造旧村庄,整治归并“空心村”和零散村落,大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