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政议政

      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孟中印缅合作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13/10/14 14:08:21     点击数:     来源:民建宣   

      报告要点

          本研究在借鉴克鲁格曼关于对外贸易与内部地理的空间经济一体化模型基础上,从三地区扩展到四地区,构建一个适用于孟中印缅经济合作的空间经济学四地区模型。推导出产业聚集条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运输成本,发展阶段差异和内部偏好对经济合作有显著影响,就孟中印缅经济合作区而言。

          1、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是造成孟中印缅经济合作发展缓慢的首要因素。参与孟中印缅经济合作的地区基本上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使得合作区内部运输成本以及区际运输成本处于很高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云南省与参与合作地区之间有一定的收入差额,但高运输成本的影响,理想中的聚集并没有出现,制造业劳动力也并没有大规模的流向工资率较高的地区。因此,改善合作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迫在眉睫,只有运输成本降到很低的程度,孟中印缅经济合作才能摆脱目前的窘境,迈出快速发展的步伐,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点之一。

          2、发展阶段差异显著进一步制约着孟中印缅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参与孟中印缅经济合作的缅甸国内始终是农业占主导地位,而孟加拉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虽然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但其国内的工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而印度虽然制造业相对发达一些,但其制造业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经济发展程度也不高。因此,合作区内的产业优势得不到体现,而且造成了很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为此,加快发展合作区内的统一市场,合理配置合作区内部资源,明确产业分工,构建产业园区,使得各地区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这样就能加快孟中印缅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步伐,而产业园区也是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点之一。

          3、不同的内部偏好大大降低了孟中印缅经济合作的发展速度。在参与孟中印缅经济合作区的地区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民族意识、共同的宗教信仰,但是他们却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感情。因而他们对本地的商品存在着天然的偏好,这就使得某地的商品进入相邻地区十分困难,特别是一些具有优势的企业,其内部偏好更是倾向于支持本地的商品和企业,这就加深了同类产品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得合作区内部的优势条件变弱,影响了合作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改善跨境民族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加强跨境地区的文化认同感,加深跨境民众之间的联系都可以使得当地居民的内部偏好大大降低,加快孟中印缅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步伐。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梁双陆 梁世国)

      (责任编辑: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