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民建概况

    • |
    • 领导介绍

    • |
    • 民建要闻

      • 会内要闻
      • 图片新闻
      • 民建视窗
      • 专题报告
      • 媒体聚焦
      • 两会专栏
      • 中国梦我的梦
      • 学习二十大
    • |
    • 参政议政

    • |
    • 社会服务

    • |
    • 组织建设

    • |
    • 预决算公开

    • |
    • 学习园地

      • 学习动态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政策法规
      • 文章选登
      • 学习交流
      • 学习十九大
    • |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 会员服务社会故事百篇
    • |
    • 会史钩沉

    • |
    • 州市组织

      • 州市组织简介
      • 州市工作动态
      • 民建昆明市委
      • 民建红河州委
      • 民建玉溪市委
      • 民建曲靖市委
      • 民建保山市委
      • 民建昭通市委
      • 民建大理州委
      • 民建楚雄州委
      • 民建普洱市委
      • 民建文山州委
      • 民建德宏州支部
      • 民建丽江市支部
    • |
    • 专委会动态

    • |
    • 下载专区

    • |
    • 文化广场

      • 诗歌散文
      • 摄影
      • 绘画
      • 书法
    • |
    • 社情民意

    • |

    栏目导航

    领导介绍 在线新闻投稿 预决算公开 入会须知
    通知公告更多+
    • 08-28中国民主建国会云南省委员…
    • 12-19民建云南省委会史陈列馆及…
    • 09-25【询价公告】民建云南省委…
    • 12-30关于设立民建云南省委青年…
    • 08-27民建云南省委2019年度…
    • 06-14民建云南省委关于开展庆祝…
    • 05-07关于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政议政

      民建楚雄州委建议:加强我州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时间:2012/3/26 9:37:24     点击数:     来源:民建楚雄州委      作者:刘应雄

          在近日刚刚结束的政协楚雄州九届一次会议上,针对楚雄州农村基层文化设施与群众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楚雄州农村民族文化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随着全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日益推进,对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楚雄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还存在民族文化产品难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民族语文图书品种、民族语文报刊、民族语言广播影视作品等比较缺乏,特别是青少年读物和广大农民需要的三农科普读物尤为紧缺,基层少数民族群众读书难、看影视难问题十分突出。受经济发展制约,文化投入力度不够,乡镇文化站人员少,没有一支专业的文艺工作队,艺术人才外流现象比较普遍的现状。
        民建楚雄州委提出了如下建议:1、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利用国家推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大好时机,并做好后续工作,扩大覆盖面,对广播电视设施维护运行给予补给,以确保“长期通”。2、多元投入,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证。上级文化事业建设经费的安排,应向农村少数民族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按照“民办公助,一主多业”发展思路,采取结对帮扶、文明共建、挂牌命名、评比表彰等措施,促进民族文化中心户建设,力争每个乡镇有一个以上民族演艺团队,民族村有一个以上特色的民族户。3、解决好基本设施和基本保障不足的问题,努力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州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民族乡镇文化中心建设,村文化活动室、农民书屋、阅报栏等文化设施建设,民族村文化人才培训,鼓励补贴自办民族文化大院。同时,要以民族乡文化站和村活动室建设,完善乡村文化阵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适当的扶持,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形式增加基层演出,丰富基层文化。4、创新机制,培养民族地区文化人才队伍。要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维护好队伍的稳定,加大培训力度,使之成为“多专多能”的多面手。一是要配齐配强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二是要以民族文化馆和民族乡文化站为基地,分期分批对民族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三是下派民族文化指导员,为民族文化提供正确导向和技术支持。5、正确引导开展少数民族民俗活动。应结合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需求,建立农村流动书屋,进一步大力倡导农民读书用书、学知识、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农业科技知识,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绘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开发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

          该提案提交楚雄州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经《楚雄日报》报道追踪后,取得了全州社会的共识。